紅網瀏陽站8月13日訊(分站記者 胡敏)絲絲細雨中,炮機正在橋面上緊張作業。
建于1977年的棖沖大橋,橫跨瀏陽河河面,從8月8日開始封閉施工進入改造期。
今年,全市列入改造計劃的農村公路危橋共有10座,加上2013年省計劃續建項目12座,以及干線公路危橋改造10座——今年全市將修復32座“危橋”。
32座危橋的改造,投入資金將近5000萬元。目前,全市危橋改造工程已經全面鋪開,按照施工要求,大部分危橋將在今年內完成改造。
22座危橋要進行拆除重建
一個繞道通告立在橋頭,提醒著來往的居民:棖沖大橋已列入危險橋梁,急需進行加固,茲定于2014年8月8日起封閉該路段,進行現場施工。
包括棖沖大橋在內,今年列入危橋改造的共有32座。其中,列入省計劃農村公路危橋改造的有10座,包括河口大橋、洪沙大橋、秧田橋;2013年省計劃續建的包括棖沖大橋、官橋大橋、北盛大橋等12座;干線公路危橋則包括普跡大橋、夾山口橋、新壩橋等10座。
據記者了解,這32座列入改造的危橋,要拆除22座進行重新建設。
地處達滸鎮象形村的達滸二橋便是需要拆除重建的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這座地處象形風景區的橋梁已完成了新建大橋的梁板吊裝,正在進行橋面施工。
另外,已經完成北盛大橋、官橋大橋等橋梁的改造,余下的大部分將在今年完成改造施工。
“橋梁維護要加大治超力度”
那么,危橋改造如何改?市農村公路管理局副局長付建國介紹,除對橋梁拆除重建之外,對橋梁的加固維修包括加厚主拱圈,提高橋梁荷載標準、加固墩臺基礎、改造橋面等主要施工內容。
“其中,提高橋梁的荷載標準是進行加固改造的關鍵。”付建國說。
市公路局副局長黎初文則表示,在對干線公路橋梁的改造中,因為交通干線的通車率比較高,加上過往貨車比較多,因而提高干線公路橋梁的荷載程度極其重要。
加固提高荷載標準,重建新橋,同樣會提高相應的技術標準,比如一些農村公路橋梁,荷載量大都是20噸,而改造后將會提高到55噸。
“橋梁的日常維護,加大治超力度很關鍵。”付建國以雙江口大橋為例,這是連接楊潭、高坪、瀏陽的一座橋梁,其荷載標準為20噸。但因為目前荷石公路正在進行提質改造,從高坪石礦出來的貨車,繞道走楊高公路,載重達四五十噸。
“橋梁承載有限,這種超載車輛的通過,對危橋來講,是極大的安全隱患。”付建國說。
鎮頭新大橋開工建設
8月8日,在一陣鞭炮聲中,挖土機開啟了工地的第一鏟,期待已久的鎮頭大橋正式開工建設。
這是一座新橋,距離現瀏陽河鎮頭大橋約1100米,采用雙向二車道二級公路標準,橋梁寬15.5m,長280m,總投資為4600萬元,預計將于2015年12月完成建設通車。
作為長沙市中心鎮和全國重點鎮建設的重大項目,新橋建成通車后,將連接起鎮頭新城,突破現有的交通瓶頸。
新聞鏈接
瀏陽河上有多少座橋?
瀏陽河上到底有多少座橋梁?這個看似平常的問題,卻不是每個瀏陽人都能準確回答出來的。記者以雙江口為起點,至瀏陽河瀏陽段柏加出境處為終點,粗略統計后發現:瀏陽河上大橋已建設11座大橋,還不包括已經動工建設的瀏陽河城區段第六橋。
這11座大橋是雙江口大橋、天馬大橋、風光橋、鶴源橋(步行橋)、瀏陽河大橋、老鐵路橋、長瀏高速瀏陽河大橋、棖沖大橋、鎮頭大橋、普跡大橋、黃柏大橋。
其中,棖沖大橋是一座石拱橋。付建國說,棖沖大橋的修建,讓棖沖、葛家、太平橋等瀏陽河畔的村民告別了擺渡通行的歷史。
而S211線鎮頭大橋修建于1977年,從西滿倉與花山交界處橫跨瀏陽河,穿五中校園而過,全長175米,當時的總造價為68萬元。橋身為三墩二孔,跨度分別為75米和65米。鎮頭段大橋修建以后,瀏陽人去株洲就變得極為方便,這也連接了兩地的經濟往來。 |